19
2020
-
05
背光模組結構
一般而言,背光模組可分為前光式(Front light )與背光式(Backlight)兩種,而背光式可依其規模的要求,以燈管的位置做分類,發展出下列三大結構。
一般而言,背光模組可分為前光式(Front light )與背光式(Backlight)兩種,而背光式可依其規模的要求,以燈管的位置做分類,發展出下列三大結構。[6]
側光式
發光源(Edge lighting)為擺在側邊之單支光源,導光板采射出成型無印刷式設計,一般常用于30寸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組,其側邊入射的光源設計,擁有輕量、薄型、窄框化、低耗電的特色,亦為手機、平板電腦 、筆記型電腦的光源,亦有大尺寸電視背光模組采用側光式結構。
直下型
(Bottom lighting)超大尺寸的背光模組,側光式結構已經無法在重量、消費電力及亮度上占有優勢,因此不含導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結構便被發展出來。光源由自發性光源(例如燈管、LED等)射出藉由反射板反射后,向上經擴散板均勻分散后于正面射出,因安置空間變大,燈管可依TFT面板大小使用 2至多之燈管,但同時也增加了模組的厚度、重量、耗電量、其優點為高輝度、良好的出光視角、光利用效率高、結構簡易化等,因而適用于對可攜性及空間要求較不挑剔的LCD 顯示器與LCD TV ,其高消費電力(使用冷陰極管),均一性不佳及造成LCD發熱等問題仍需要求改善。
熱點咨詢
2025-02-07
2024-06-07
2023-05-11
2021-11-23
2021-11-23
2021-11-23